總網頁瀏覽量

顯示具有 潛能開發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潛能開發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5年3月7日 星期六

「奪標」 (The Winners) ─ 載滿棒棒人家族兩代回憶和淚水的電影



這世上最寶貴的資源,是人類那「堅持」和「熱情」的心靈 彼得法則第二十七條

在棒爸出生前,棒阿公和棒阿媽不只一次進電影院,看這部南非電影,「奪標」 (The Winners),主題曲是「瘦皮猴」法蘭克˙辛納屈 (Frank Sinatra) 演唱的 My Way,棒爸從小聽棒阿公講了好幾次它的內容,卻一直無緣親炙。這五年多來,棒爸隻身在美國留學,經歷過人生一些起伏,無意間,聽起法蘭克˙辛納屈唱的這首 My Way,句句濤洗著棒爸靈魂深處,對於人生奮鬥的堅持,每每聽著聽著,便淚流滿面,且一再獲得人生再出發的力量。所以,棒爸決定無論如何,一定要取得這部片子,送給棒阿公和棒阿媽當禮物。

無奈,這部片子一九七二年雖然在全球上映,但因年代久遠,加上由南非公司製片,在全世界相當難找,幾個在美國主要的電影網站,包括IMDBAmazoneBayNetflixApple iTune Store 等等,都付之闕如;棒媽雖然認識幾位臺灣電影資料界的專家,也無法從他們那邊得到關於這部片子的消息。



奪標」的錄影帶殼封面,壞掉的VHS
第一次希望的出現,是在英國Amazon,有賣家兜售這部電影的錄影帶 (VHS),不過並不提供運送到海外的服務。恰巧棒爸有一位朋友叫 Keshav,是倫敦國王學院的醫學生,住在倫敦市郊,他幾年前曾來棒爸實驗室暑期進修,之後一直保持聯絡,答應幫棒爸從英國Amazon訂這個錄影帶,再轉寄到巴爾地摩來。好不容易盼到錄影帶出現在信箱,棒爸趁周末,到校總區圖書館,計畫先用VHS放影機播放,再想辦法轉成DVD;沒想到,這部錄影帶,年久失修,不只沒有影像,連聲音都完全無法辨識,棒爸大失所望。雖說英國的賣家答應讓棒爸退貨 (十五英鎊左右) ,但他無法負擔這越洋郵費 (三十英鎊左右),所以棒爸連把這個無用的VHS退回的動作都省了,自行認賠。之後,感恩節前後,因為棒爸實驗室忙起來,把這個找尋「奪標」的計畫擱置了一陣子。不過,棒爸並沒有放棄希望。

就在去年耶誕節前後,棒爸又開始重啟計畫,在 Google 上,針對關鍵字 "the winners""dvd"、和 "south africa"做搜尋,終於找到在南非,有一家專門賣DVD的網站,在賣「奪標」,棒爸詢問之下,該網站表示,貨品無法遞送出南非;這下麻煩了,棒爸在南非沒有認識的朋友,所以棒爸接洽了九家臺灣有出團到南非的旅行社,希望可以透過他們在南非當地的導遊購買,再寄到美國巴爾地摩來。雖說有兩家旅行社回信給棒爸,答應幫忙,不過他們都說需要一段時間聯絡當地地陪。在此同時,棒爸想起小時候,棒阿公有朋友離鄉背井到南非做生意,所以應該可以找南非當地的台灣人商務組織,或許有人能夠幫忙。棒爸寫信給開普敦台灣人商務組織CTCC 網頁上所有的十五位幹部,其中有三位回信,表示樂意幫忙,其中一位台僑,甚至在信中表示,他已經幫棒爸訂購。就這樣,「奪標」 (The Winners) 這部電影,最後,總算風塵僕僕地來到巴爾地摩,出現在各位讀者的眼前。


奪標」 (The Winners),四十三年前的南非電影,以DVD的形式,重回眼前

棒爸之所以要完成這個看似小題大作的計畫,除了是要讓棒阿公和棒阿媽重溫舊夢,以及棒爸無可救藥的好奇心之外,其實是準備將來有一天,要利用這個機會,教棒蘇菲一件事,來自彼得法則 ( Peter's Laws) 中的第二十七條: 「這世上最寶貴的資源,是人類那堅持和熱情的心靈」。

2012年12月17日 星期一



『跑』,這應該是棒爸許久以來聽到感受最深的一首歌了,最早是由英國的樂團—雪地巡邏隊(Snow Patrol)作詞作曲和演出,當時並沒有受到特別的注意,一直到Leona Lewis回到 X Factor 選秀節目重新詮釋,隨即在英國刮起一陣旋風,輕鬆地登上排行榜冠軍,連雪地巡邏隊的鼓手都說:『我們樂團的主唱應該像Leona那樣唱,她的詮釋力量相當強大(grand)......』。這首歌除了旋律優美,歌詞簡單有力,雖然很多地方含義模糊,很難翻譯,但正因如此,可以作很多解釋,反而讓聽者很容易把自己的感覺放進去;加上Leona的上乘唱功,真假音變幻自如,恰到好處,短時間恐怕很難再找到更有說服力的版本了。棒爸翻譯歌詞如下:



我將為你唱最後一次,
然後我們真的就得離開了,
你是我做過所有事情裡,唯一對的事。

我幾乎不敢看你,
但每次我都還是看著你,
我知道我們一定做得到,遠離這裡。

振作,振作,
就像你還是可以做選擇一樣,
縱使你聽不到我的聲音,
我都還是會在你身邊,親愛的。

大聲點,大聲點,
我們將為生活奔波努力,
我已幾乎說不出話,
但我了解為什麼你不能把它大聲說出來。

每當我想到可能再也無法看到那些眼睛,
實在很難不哭,
而當我們正說著漫長的再見,
我也幾乎掉下淚來。


振作,振作,
就像你還是可以做選擇一樣,

縱使你聽不到我的聲音,
我都還是會在你身邊,親愛的。

大聲點,大聲點,
我們將為生活奔波努力,
我已幾乎說不出話,
但我了解為什麼你不能把它大聲說出來。

I'll sing it one last time for you
Then we really have to go
You've been the only thing that's right
In all I've done

And I can barely look at you
But every single time I do
I know we'll make it anywhere
Away from here

Light up, light up
As if you have a choice
Even if you cannot hear my voice
I'll be right beside you dear

Louder louder
And we'll run for our lives
I can hardly speak I understand
Why you can't raise your voice to say

To think I might not see those eyes
Makes it so hard not to cry
And as we say our long goodbye
I nearly do

Light up, light up
As if you have a choice
Even if you cannot hear my voice
I'll be right beside you dear

Louder louder
And we'll run for our lives
I can hardly speak I understand
Why you can't raise your voice to say

2012年10月2日 星期二

棒爸工具箱

自從棒媽和棒蘇菲暑假結束回台灣後,棒爸開始覺得非得把博士班趕快念完不可,雖然現在霍普金斯醫學院各博士班的修業年限,平均起來都超過六年,但棒爸可不能磨這麼久,現在已經四年級,再怎麼樣也得想辦法五年就畢業,除了格外努力之外,還得把做事效率再提高才行;所以,棒爸上臉書的次數愈來愈少,連這部落格也荒了好一陣子,除了把手頭的實驗計畫趕快鋪下去,同時,今天終於把第二篇第一作者的文章修改送回雜誌社,居然,老闆還催着在兩個禮拜內,要棒爸把第三篇第一作者的文章也投出去,也就是十月十四日,這個兩個禮拜的奇蹟,如果真的發生,棒爸一定會再上來棒棒人家族慶祝一下。

總之,為了提高生產力,經過了一個多月的琢磨,棒爸投資了一些錢,買了下面這些軟體,發現真的都是寶物,受用無窮,愈是使用,愈是喜歡;所以覺得應該上來 “吃好到相報”,讓同樣使用蘋果電腦的夥伴們 “聞香”,探索一下是否也需要它們。


棒爸有幾萬封電子郵件,和許多師長,以及合作者之間的信件,都很重要,除了必須妥善保存,還得能夠隨時叫出來參考。先前棒爸用的是蘋果電腦內建的 Mail 軟體,但隨著信件一多,發現 Mail 常常老牛拖車,速度很慢。經過比較幾個電子郵件軟體,包括 EudoraOSE, Thunderbird, Postbox, MailForge, Outlook等等,棒爸最喜歡 Mailmate (http://freron.com/) ,速度快,功能相當強大,可以自定快速鍵,智慧型文件夾和搜尋的功能接近完美,對於多重往來的信件,也就是那些兩三個人,甚至更多人之間的信件往來,MailMate創造了一個特殊的的檢視模式,叫做 Thread Arcs(就翻譯成『對話弧』吧),用過的人,很難不喜歡,還沒看過其他電子郵件軟體有這麼方便的功能;另一個檢視模式也是相當實用,叫做Correspondence,可以針對特定對象,找出他和你之間所有的信件清單,時間的顯示是『三天前,兩個月前,一年前…』。軟體的開發者對於使用者的支援,很快,棒爸問過兩個問題,都在一天內解決;目前開發者正在研發MailMate和命令列(command line)之間的整合,對於Unix熟稔的人,MailMate恐怕將來會不斷端出好菜。所以,棒爸目前把MailMate封為 電子郵件之V怪客 (請見電影『V怪客』)。



 拜老闆所賜,棒爸目前手頭上超過六個合作案,昏天暗地,連棒蘇菲在美國的時候,都說要去跟棒爸的老闆抗議,害得棒爸老闆還買了一組彩色筆,收買棒蘇菲的心。總之,雖然棒爸不是當醫生,不像棒媽統攬全國性的業務,真要忙起來,也是常常容易左支右絀。直到,有人推薦OmniFocus (http://www.omnigroup.com/products/omnifocus/)給棒爸,對於個人工作與生活流程的安排,逐漸亂中有序,理出脈絡。最初,棒爸覺得OmniFocus似乎沒什麼了不起,好像不會比蘋果內建的行事曆高明,不過在試用過之後,棒爸逐漸體會OmniFocus的強大,譬如它甚至可以讓使用者自定模組式的流程,非常適合棒爸接合作案。所以,棒爸把OmniFocus封為行程管理之壹岐正(請見日劇『不毛地帶』)


這個美麗的海螺,名字叫做DEVONthink Pro Office ,它優雅的存在,為的是要超級優化檔案管理;以前覺得蘋果的Finder 已經算是很好用的系統,因為可以把檔案塗上各種顏色,在開啓檔案夾的時候,很快,甚至不需要看清楚名稱,都能正確無誤地開檔案。DEVONthink Pro Office 除了具備Finder的優點之外,對於把各種不同文件整合成一個健康的資料庫,手段巧妙細膩且才華洋溢,所以棒爸封DEVONthink Pro Office為檔案管理之尤達大師(請見電影『星際大戰』)。
棒爸工具箱裡的另一個寶貝,就是DEVONagent Pro。他的專長是網際網路搜尋,不過這裡指的,不是一般的搜尋;如果是要找電話,找地址和地圖,找人名,找特殊名詞定義,找產品,用Google就好了,而且恐怕Google還是比較快。但是,如果需要針對一個概念,一個物品,或是一個事件等等,想辦法發展出一套想法,並穿針引線,整合性地到碧落黃泉找影片,圖像,DEVONagent Pro可就幫大忙了,它可以組織出摘要,並讓使用者把搜尋方式模組化,而且和DEVONthink Pro Office完美接縫,棒爸把它封為網路搜尋之永遠的園丁(請見小說或電影『永遠的園丁』)

2012年8月4日 星期六

夢想如何起飛


想想若是沒有猛烈的燃燒,偌大的熱氣球如何升空?

棒爸雖然停筆了一個多月,沒來寫棒棒人家族,但生活的緊湊程度,卻是一年來最忙的一陣子。棒蘇菲回到巴爾地摩,花了一個星期調好時差,就開始參加夏令營,一個月來,去了兩所學校,都是第一天就進入狀況,玩得很開心,棒爸很欣慰;棒媽因為必須接送棒蘇菲上下學,趕鴨子上架,把開車技巧在兩天內練好,棒爸更是感到很驕傲。至於棒爸自己的學校生活,也不是三兩下就能打發掉的事,實際上,不論是兵馬倥傯的實驗操作,或是嘔心瀝血的論文寫作,都考驗著抗壓性;好在,一切都逐漸上軌道,熱氣球就要升空了。

2012年6月11日 星期一

那些偶像教棒爸的事_『克立克』篇

棒爸的頭號偶像,法蘭西斯 • 克立克(Francis Crick),被譽為繼達爾文以來,最偉大的理論生物學家(Theoretical Biologists)。『理論生物學』的粗淺定義是,透過觀察與實驗,致力於構築具有一般通用性架構的生物學理論,並根據該理論,進行預測。基本上,這個領域自從一九六〇年代逐漸成型以來,其實不太成氣候,最大的原因是,太少人可以達到讓眾人臣服的境界。

克立克與華生(James Watson),還有威金斯(Maurice Wilkins),因為在1953年一起解開DNA雙股螺旋的結構,獲頒1962年的諾貝爾獎;不只如此,克立克當年站在分子生物學的浪頭上,和其他人包括布蘭納(Sydney Brenner),解開遺傳密碼由每三個鹼基組成,他們1961年那篇利用噬菌體實驗進行推論,解開遺傳密碼的論文,被曾任『自然』雜誌22年編輯的約翰 • 麥道克斯爵士,譽為『自然』雜誌有史以來最優美的論文。克立克拿手好戲就是,藉由非常非常廣泛地閱讀論文,深入地思考,再搭配上實驗數字的計算,得到對生物學的洞見(insight),然後提出假設和預測;和克立克同一世代的生物學家,大都對他的這項工夫,十分佩服。

不過棒爸這篇文章的目的,不是要仔細介紹克立克的生平,而是著重於克立克教給棒爸的兩件事。

第一件事是,『多多和同儕對話』。雖然克立克不認為自己是個理論家,因為他也非常喜歡作實驗,但不可否認的,克利克在理論構築上,相當傑出。對於這項造詣,他指出:『構築理論的人,相當於是拿別人實驗的結果,作為自己思考的材料(raw material),所以,對於人的瞭解,和對於實驗的瞭解,一樣重要』......『如此一來,藉由和同儕對話,即使只是很短的時間,你才知道,他們可能犯什麼錯誤,這比光讀論文來得容易』......『通常從談話的內容,你就可以得知,對方是深入的思考者(deep thinker)或是非常小心的實驗家』......『對於構築理論的人,很重要的是,不能只和常與自己工作的實驗家互動,應該也要和自己不熟的人互動』。不止如此,克立克喜歡在他的科學工作中,找人建立『對話者』的關係,這對話者不只是聊聊天,或是分享心情,而是很嚴肅的邏輯思考交換,藉由一來一往的互相質疑獲肯定,不斷迸出智慧的火花和洞見。所以,在解開DNA結構的年代,克立克的對話者就是華生;在解開遺傳密碼的年代,他的對話者是布蘭納(他們其實坐在同一間辦公室),最後在克立克嘗試了解意識之謎的年代,他的對話者是科霍(Christof Koch)。針對這種對話者之間的相處之道,他指出『要坦白,但不能無禮』。

第二件事是,『永遠嘗試瞭解事物的本質』。有一個BBC的廣播節目,叫做 The Life Scientific,有一次專訪2001年的諾貝爾獎得主Tim Hunt,他回憶到,他在劍橋大學唸書的時候,大約是克立克和華生解開DNA結構的十年後,當時他常常會遇到克立克也參加專題討論,坐在後排;Hunt 說,他覺得大部分的劍橋學者,在專題討論會上發問問題,都是有意無意展現自己有多聰明,但他發現克立克問問題的方式和出發點不太一樣,雖然當時聲望已如日中天,克立克問問題總是因為,他為了想更瞭解演講者主題的本質,但想不通,所以請演講者試著作更清楚或更直接的闡述。在一九八〇年代BBC Radio 3有個節目,主題是『對科學的熱情』,主持人Lewis Wolpert教授曾問克立克:『你說話的方式有一個特質,就是把事情表達得相當清楚(tremendous clarity),你不會說出我覺得相當難懂的東西,你是很刻意這麼做嗎?』,克立克回答:『不是,我自己沒有發現是這樣的。我想是因為,我的心思單純,而且我都必須在心裡解釋給自己聽,所以我對人說話的方式,其實和我對自己說話的方式相同......』(這篇文章中許多克立克的話,都是棒爸從這個專訪中看來的,算是註明出處吧)

這些都是克立克教給棒爸很珍貴的人生智慧,其實不管做不做研究,都很受用,若想好好了解克立克,請務必看兩本書,分別是由Matt Ridley寫的克立克傳記 (紐約時報專文介紹)以及由華生寫的 "Double Helix" 。這本膾炙人口的小冊子,棒爸會推薦給任何一位對生物醫學有興趣的學生。在它短短的章節當中,可以巧妙地體會到整個生物醫學界的各個面向,例如同儕間的競爭,探索未知的興奮,以及生涯發展的考量等等,還有許許多多的寶貴觀察,都濃縮在這本小冊子,不管大環境如何改變,書中的智慧,都會適用。這個公仔(連公仔都買了,應該算偶像了吧),是棒爸在冷泉港實驗室開會的時候,在地下室書店買的,現在就常常陪著棒爸讀書,吸收經驗和知識,希望可以把它們轉化為智慧。

找誰當典範?

有時候,棒爸還是隻慢吞吞的老牛,由『老闆』在後面鞭策着。

大約一個月前, 棒爸和老闆Akhilesh坐在一起討論該怎麼回信給一位合作者,Akhilesh發現棒爸情報搜集不足,思考不夠縝密,便火急攻心地說:『What are you bull-shitting? I don't know who your role model  is. You're going nowhere!』(翻譯:你在鬼扯什麼?我不知道你的典範是誰,你這樣下去會完蛋!)

老闆這裡講的『典範』,就是『偶像』,『學習模仿的對象』。他這轟天一問,倒是讓棒爸回頭想了好幾回,是啊,心中已經好久沒有真正設定一個『學習模仿的對象』了。小學在球隊,中學在讀書,一直都有學長在前面作典範;上了大學,突然進入破除偶像迷思(iconoclasticism)的年代,覺得自己的路,和人不同,別人的經歷和時空背景也都不同,何來學習與模仿;現在想想,其實可以用另一個層次看『典範』,簡單地講,除了可以把『典範』當做是私淑老師之外,何嘗不能當做精神上的諮詢對象?棒爸讀博士班以來,從吸收到的資訊和知識,或是談過話相處過的人之中,的確找到幾個人,對他們特別拜服,值得當做學習模仿的對象,接下來的幾篇文章,棒爸會把這些關於研究專業上的『偶像』,分享給大家,並說說何以如此。

2012年4月30日 星期一

白色巨塔裡面和外面的奇蹟

星期天的晚上,需要一首歌陪伴,剛好有這首白色巨塔主題曲『你是我唯一的執著』,由林俊逸唱來很好聽,他是以前五燈獎裡面那位戴著眼鏡,五度五關的小朋友,唱得讓棒爸想起穿著白袍的日子和種種,聽起來,很有感覺。穿白袍的七年時間,目睹過奇蹟,幾度連棒爸自己都無法相信,那些經驗,叫人低頭謙遜。 

記得當第二年內科住院醫師的三月,守著3A2加護病房,有位60歲左右的男病人,因為糞石卡在小腸,醫師嘗試用內視鏡取出,但因為卡得太緊,拉不出來,只好緊急請外科開刀取出,可能是因為腸內菌竄進血液,發生敗血性休克,後來兵敗如山倒,呼吸衰竭,插管接呼吸器,心肌梗塞,不能做心導管,也不能給抗血栓藥,腎衰竭,作二十四小時連續性血液透析(洗腎),意識不清,單眼偏斜,原來是中腦發生梗塞中風;每個照顧的醫師,都不看好,這樣連串的併發症,算起來死亡率遠遠超過百分之五十,連主治醫師都不看好……接下來發生的事情,就像是奇蹟,心臟,肺臟,腎臟,大腦的功能,逐項恢復,病人身上的導管,一條接一條,慢慢拔除,意識醒轉,後來走出醫院,英風颯爽地回到門診回診。 

在金門署立醫院當主治醫師,也親眼看過另一次的奇蹟。一位將近五十歲的男病人,因為腦膜瘤,在台北開刀,但因術中大出血,變成昏迷指數四分(最低是三分)的植物人,除了眼睛偶而因為刺激而張開,後來做了氣管切開,依靠呼吸器維生,在術後一個月,發生敗血性休克,台北醫生判斷有生命危險,為了落葉歸根,家屬要求搭直升機回金門;當天棒爸值班,責無旁貸,把病人先收進加護病房,後來病人逐漸穩定,轉到普通病房,但又因為尿管的反覆感染,發生過敗血性休克,進出過加護病房;試了幾次脫離呼吸器,完全沒有反應,只能長期接著呼吸器,昏迷指數卡在四到五分,早已超過半年,期間請神經科醫師和胸腔科的醫師評估過,都說:『植物人,就這個樣子了』。金門地方小,許多旁人認識這病人,都說他原本是個沙文主義的丈夫,而妻子個子矮小,是個非常非常純樸的鄉下人,在丈夫變成植物人後,含辛茹苦,除了繼續照顧小孩,每天搭公車來醫院,照顧丈夫。但就在病人成為植物人,大約八個月後的一天下午,棒爸坐在護理站裡寫病歷,病人妻子急急忙忙地跑來對棒爸說:『阮尢聽有了!阮尢聽有了!』,棒爸一派狐疑,三步作兩步,到病床邊,問這位被大家判定為植物人的病人一連串問題,發現他居然都可以用眼光的方向回答無誤,這才發現,這植物人,醒了,真的醒了,一樣,接下來發生的事情,就像是奇蹟,呼吸器拔除,尿管拔除,氣管內管拔除,講話,和棒爸開玩笑,起身走路,只剩下每天一顆高血壓藥,出院回家,而且,經過妻子後來在門診表示,他不再是個大男人,變了一個人。 

現在穿白袍,只為了作實驗,沒有醫病的互動,分秒必爭不再是為了和病人身上的病魔拔河,而是訓練自己如何設計實驗,如何減少實驗誤差,如何用各種角度解讀數據,最重要的是,如何培養創造力解決問題。棒爸認識幾位從台灣來巴爾地摩的醫生,對於實驗室工作,每個人的感受不同,有的人比較喜歡臨床工作,不是念完博士班就回台灣,繼續在台灣的醫療體制內接續先前所具備的臨床技能;另一群人,就是想辦法在美國考執照,當住院醫師,繼續奮鬥。當然,也有一些人,選擇不回臨床,找不碰病人的研究工作,之後進到生技公司,藥廠,或是找教職。這些各種不同的工作,每一項都不容易,在台灣,在美國都是,唯有全心投入,方能生存。離開臨床將近三年,是有點不太想回臨床了,因為覺得每天的臨床工作,都在集中精神思考,怎麼做才符合臨床標準,才不會犯錯,才不會被告,當醫生,在專業上的『創造力』,是被緊緊看住的,至於該做什麼,臨床標準規範(guideline)都幫你想好了,最重要的,就是不要和標準規範不同,不要犯錯,不要犯錯,不要犯錯。試問,全世界有百分之幾的醫生,真的發揮『創造力』在做他每天的臨床工作,那些設計臨床試驗的醫生,或許真的操持着他的創造力,但百分之一不到。對一個接受過專科醫師訓練的人來說,不做臨床工作,可以說是一種浪費或奢侈,但棒爸不這麼覺得,醉心科學研究的理由可以很冠冕堂皇,但在這裡就先省下來不講了,只是光作實驗和研究,而要置身於白色巨塔之外,要在台灣或美國開花結果,需要的,可就是另外一種奇蹟了。

2012年4月28日 星期六

美麗的冷泉港

雖然到冷泉港已經是一個月前的事,不過還是想把一些照片和大家分享。
每年春天,氣溫稍稍回暖的時候,冷泉港會有豐富的鳥相,非常適合賞鳥。這天,棒爸循著宿舍Sammis House 後面的小路,想到沙灘上散心,拍拍照,正好在樹林間,看到這隻紅雀(Cardinal),就是大聯盟聖路易紅雀隊的吉祥物,全身通紅,很搶眼,最近四月底,棒爸在巴爾的摩也有看到紅雀的行蹤。





到了宿舍區旁的沙灘,空無一人,陽光充足,其實是很適合作沈思的地方。不過棒爸因為想起實驗室提供的豐盛晚餐,還是沒有停留太久,只留下照片,提供日後沈思的題材。


宿舍區Sammis House 旁邊的草坪,有著一棵開滿白花的樹,樹下除了花瓣,還有一個牌子介紹樹的名字,但因為樹蔭下有好幾隻胡蜂在巡邏,不得靠近,只好作罷,繼續當樹痴。


從宿舍區往北開車不到三分鐘,就是洛伊海灘,是個石灘,但夕陽很美,遊客不多,海鳥也沒忙著捕魚,很適合放鬆心情,吹吹風。


從洛伊海灘再往北,通過窄窄的洛伊路頸(Lloyd Neck),就來到了Caumsett 州立公園,公園裡的這一排房舍,是早期的穀倉和馬廄,這個半島,最早由英國人洛伊買下,後來到了二十世紀,由政府收購,成為公園,是個騎自行車旅遊的好去處。

2012年3月18日 星期日

美國的幽默典型_窮理察年鑑和窮查理的年鑑

窮理察,他是生活面向最豐富的美國開國元老,名字叫班傑明·富蘭克林;而窮查理,是窮理察的接班人,是華倫·巴菲特的長期夥伴,名字叫查理·曼格。

富蘭克林是個通才,雖然及至晚年,他仍然喜歡自稱是印刷業者(printer),但事實上,他是個作家兼出版家,社會運動家,科學家,外交家,政治家。棒爸記得,小時候買過或借過富蘭克林的自傳,但事實上唯一的印象是,那本書的紙張黃黃的,還有他跟兒子說,維持節儉的美德,其他棒爸已經忘得一乾二淨。直到最近,棒爸常試著想,究竟如何對美國人的幽默典型,做一番完整概括性的描述,才從旁瞭解到,美國人最早的幽默典型,就是來自於富蘭克林早年出的一系列手冊,叫做『窮理察年鑑』(圖一);富蘭克林從年輕開始(早在美國獨立前幾十年),每年出版一本『窮理察年鑑』,連續出了二十幾年,主要的出版目的是,在一般大眾之間,傳播同時獲取財富並維持美德的方法。這份年鑑不只是當時的暢銷書,銷量大過聖經,因為每年都要買一本新的,也被認為是美國第一部幽默的經典。知名的傳記作家 華特· 艾薩克森(Walter Isaacson,就是幫Steve Jobs寫傳記的人)認為,美國的幽默大師,一路從Davy Crockett,馬克吐溫,到Garrison Keillor,其實一直都是在重複富蘭克林創造出來的原型。描述這兩百年下來幽默典型的文字,雖然有點拗口,但因為實在太貼切,棒爸還是把它翻譯一下。艾薩克森說:『美國人的幽默典型,是一種結合了,天真和古怪的靈機,同時帶有居家而不經修飾的智慧,無辜得很迷人,除了精準地點出菁英的偽裝之外,還顯露了日常生活的笨拙』。而富蘭克林,就是始祖。棒爸在美國待了一陣子後,隨著英文的進步,以及接觸的人面愈來愈廣,開始覺得,這種生活中的美式幽默,說嚴重一點,有一種美化人生的療效。讀者朋友,如果有一天您體會到,棒爸現在在說什麼,那就表示這種具有療效的美式幽默,傳染力很驚人。

華倫·巴菲特說,他的這位長年搭檔,查理·曼格,就是富蘭克林的傳人。而『窮查理的年鑑』(圖二),就是查理·曼格人生智慧的結晶,在台灣有翻譯本,名字叫做『窮查理的普通知識』,棒爸認為不好,不只失真,同時也失去了原著取名的幽默感。

首先,這本書雖然暢銷,但您網路亞馬遜書店買不到全新的『窮查理的年鑑』,只有那些二手的交易書;而唯一的買點,就是專門為這本書而設的網站。這書尺寸不小,讀者可以比對圖二裡面15吋的 MacBook Pro,重量也和MacBook Pro相近,棒爸打開書,心裡浮現的第一個直覺,就是小時候最喜歡的一套書,圖文出版社的世界名人偉人傳。華倫·巴菲特在這本書中,以查理·曼格為例,鄭重地以五個句子,提出『選擇夥伴的建議』,棒爸已經把這幾個建議刻在腦海裡,遵奉不疑,但棒爸不在這裡列出來,因為,取得真正的智慧,必須付出相對的代價,不像看棒爸的部落格那麼廉價,讀者必須去找來看,抱歉。概括地說,呼應了兩百多年前的『窮理察年鑑』,這本二十一世紀的『窮查理的年鑑』,也是幫助人們在增加財富的同時,得到維持美德的方法,而且,可愛的是,同時充滿了迷人的美式幽默。

2012年3月5日 星期一

送給這對寶貝母女_聰明的Python和愚蠢的奧林匹亞

日光節約時間又開始了,現在巴爾地摩和台灣的時差,又回到恰好十二小時。棒爸最近生活中有好幾件事情在打轉,首先是開始找五月搬出Reed Hall之後要住的地方,霍普金斯醫學院的老宿舍打算清空所有房客,新宿舍新歸新,好歸好,又方便,但房租一下子要調漲個兩三百塊,所以棒爸打算到醫學校區之外的地方找找,目前相準的幾個地方,像是Homewood,Fell's point,以及Federal Hill,都在考慮當中,因為還必須兼顧到棒媽和棒蘇菲暑假來的時候,棒蘇菲可以去學校,棒媽可以接觸些文化活動,最好棒爸可以不用開車上學,搭校車或是巴爾地摩市政府的免費公車(circulator),所以需要費點心思,不過應該難不倒棒爸。
至於學業上,可就愈來愈有趣了。棒爸決定對系統生物學(systems biology)多下點功夫,因為現今美國研究經費的縮減嚴重,就連許多傳統研究領域的大頭,都受到這波險峻經濟的影響,大家都在喊沒錢,反倒是系統生物學的發展日漸蓬勃,經費有增無減,再加上這個領域目前肯做能做的人相對較少,主要是因為有能力處理大量數據資料的人才缺乏,動輒需要電腦程式設計和模型模擬,這已經讓許多成天拿試管加試劑的生物學家望之卻步,而電腦程式設計師對於生物醫學卻也陌生,所以棒爸決定再度遵循藍海策略,往這方面發展,那天,系統醫學(systems medicine)的時代一定會來臨。棒爸前天和老闆聊天,都認為十年到二十年後,很難想像醫生開立的檢查當中,沒有全基因體定序(whole genome sequencing)這個項目,不論是腫瘤診斷治療,遺傳疾病,代謝疾病或是感染症的診斷,恐怕都會用到大量基因定序或是其他高通量(high throughput)的技術,至於非臨床的生物醫學,對於這類技術的仰賴,可就更不用說了,以往每次只專注於一個基因,一個蛋白質的研究,會逐漸式微,因為大家都知道,生物體的運作,很複雜,只看一個項目,下的結論往往會有偏差,所以系統生物學一定會逐漸融入各個研究領域。
棒爸去年的必修課原本就有兩個學期的生物統計,以及R程式語言的入門,加上上學期選修了一門進階的R語言,棒爸覺得還能上手,雖說R是易學難精,但因為最近兩個星期,棒爸幾乎天天到Luigi的辦公室報到,覺得似乎有漸入佳境;Luigi原本是羅馬的醫生,拿了博士學位後,短暫待過日本的RIKEN研究院,後來落腳霍普金斯專門從事R和基因體醫學的研究工作,現在正和棒爸合作,把另一篇論文給催生出來。但光是會R,絕對不夠。
剛好這個時候,Python語言走進來。Python和Perl最大的不同,就是它比較像人類能懂的語言,不需太多繁複的符號設定,簡潔有力又有彈性。先前棒爸已經從 Practical Computing for Biologists 這本經典的入門書中得到一些概念,剛好遇到棒爸實驗室來了新的研究生Chris(圖二看鏡頭的人),從高中時代就自學Python,現在實驗室老闆進行大量數據運算,都靠Chris的Python和C語言在馳騁,可以說是台柱了,現在棒爸學Python和Linux有他帶,有問題可以找他問,幫助很大,而每個星期五下午和Chris到TGIF同樂會去喝罐啤酒,可以算是對這位小師父的致敬了,每個禮拜就那一瓶,應該不算酗酒。最後送上一段有趣的影片,算是就是Python這個程式語言的來源。很多人不解,Python是『大蟒蛇』的意思,和電腦程式有什麼關係?原來Python語言的創始者,相當喜歡早期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的一個鬧劇 Monty Python(圖三是其中一集,愚蠢的奧林匹亞),他想要發揚該鬧劇的精神,創造一個輕鬆又有彈性的語言,所以就用了Python這個字,事實上該鬧劇取名用Monty和Python也是很無厘頭的,大家看看笑笑就好。




2011年12月25日 星期日

棒蘇菲的畫_耶誕節前的論文委員會

棒爸所隸屬的基因醫學研究所,規定博士班學生每年至少要開一次論文委員會,否則指導教授隔年不能收新的學生。棒爸在前些日子找齊四位委員後,總算在耶誕節前兩天,開了第一次會,過程算是平順,委員中猶太裔的老婆婆 Judy Karp,人如其名聲,雖然在醫院裡主持白血病新藥的臨床試驗,但絲毫沒有架子,整個開會過程,可以說是棒爸的啦啦隊;至於,日裔的松井比爾教授(Bill Matsui),倒是語重心長地跟棒爸說,研究的重點,應該多放點基礎生化機制的探討,讓實驗的設計更嚴謹,不要只是做臨床研修醫師做的轉譯型研究,畢竟棒爸念的是基礎醫學的博士班,別忘了初衷。Bill的一番話,倒是點醒了棒爸和指導教授Akhilesh,為此Akhilesh隔天還又和棒爸談了一陣子,重新擬定接下來的研究戰略,好讓棒爸的研究訓練更紮實。至於中裔的Linzhao Cheng教授,喜歡掌握細節,對於實驗材料的原理掌握,追問得比較仔細,例如『為何二氧化鈦可以用來增加含有磷酸化酪氨酸胜太的含量』這樣的問題。其實委員會中,最難克服的一關,就是Akhilesh,開會的前三個小時,花了兩個半小時,把棒爸的三十張幻燈片,全部改過,沒有一張倖免,連棒爸使用的Helvetica字體,也被他要求,全部改成 Arial 字體,簡直就是體無完膚,只留十五分鐘,考驗棒爸看幻燈片即席發揮的能力,坦白說,棒爸還真的是,硬著頭皮講,厚著臉皮扯下去,就像棒蘇菲在耶誕節前夕畫的這張圖,以迷濛的銀色蓋住部分的混亂,搭配應景的聖誕紅,以呼應大方向,大主題。

2011年12月7日 星期三

棒媽的攝影作品_新英格蘭牆壁上的浮筒




這是棒棒人家族在緬因州Bar Harbor的港邊,排隊要吃龍蝦漢堡的時候,由棒媽拍下來的有趣畫面:漁家各式各樣的浮筒掛在牆壁上(圖一和圖二),搭配上旁邊新英格蘭風的招牌,反而比龍蝦漢堡的味道讓棒爸更有印象。

所謂的新英格蘭,指的是美國紐約州以東,不包含紐約州的六個州(見圖三),包括最北的緬因,最南的康乃狄克和羅德島,以及之間的麻薩諸塞,佛蒙特和新罕布夏。棒棒人家族在新英格蘭共投宿過的四家民宿,根據房東Rose奶奶的說法, 新英格蘭人最自豪的,就是『自立自強』,她說,和美國南方比起來,新英格蘭的氣候不好,冬天寒冷,英國殖民地時代,很多人都是討海人,看天吃飯,其實生活條件並不優渥,但大家的信念是,不要依賴政府幫忙,而是社區中的居民,彼此力量結合,度過各種難關(聽起來和台灣一些海邊漁家的情況有點像);而另一家民宿的房東Debbie奶奶和Cyd爺爺,也是這種『自立自強』的典型,花了三年的時間,在人煙稀少的郊區,憑自己和朋友的力量,蓋了一幢兩層的木造樓房,緊鄰著旁邊的一片藍莓田,展開他們經營民宿的日子。

棒爸相信,不是只有新英格蘭的人有這樣的態度,只要人有信念,踏實並按步就班經營,就能爭取幸福;這些浮筒用來識別海上漁網撒出去後的位置,退役後掛在牆上,就是漁家們努力生活的象徵。類似的道理,我們努力為自己生活撒出的網,有大網,有小網,經驗豐富的漁夫,知道在什麼海域,用什麼樣的網,網該放多深,該掛大浮筒或小浮筒,掛幾個浮筒;沒有經驗的人,都還是必須摸索,試驗,犯幾個錯,在浮筒留下刮痕(圖二),或由空的掛鈎提醒,那些浮筒隨著漁網一起破損,甚或弄丟了,經由這樣,逐漸累積寶貴的經驗,再搭配上克服困難的毅力,才能逐漸讓生活改善。最後引用『白鯨記』裡的一段話,來呼應『努力面對生活,從中學習』的態度,作者梅爾維爾寫到:『我事先把所有將來的榮譽和榮耀歸給 “捕鯨” 這項工作,因為捕鯨船就是我的耶魯,我的哈佛』(I prospectively ascribe all the honor and the glory to whaling; for a whate-ship was my Yale College and my Harvard)。

2011年11月27日 星期日

感恩節特輯之二 — 紐澤西州的休息站

九十五號公路,到了紐澤西州這段,叫紐澤西『通排』( Turnpike),就是收費公路的意思;棒爸還開過麻州,賓州和馬里蘭州的『通排』,其中就以紐澤西州的『通排』最附庸風雅,整段十來個休息站,都以紐澤西當地有名的人物命名;幾個棒爸認識的人名,有文學家華特惠特曼(Walt Whitman),發明家湯瑪士愛迪生(Thomas Edison),以及出身霍普金斯的美國總統伍卓威爾遜(Woodrow Wilson)。其中,棒爸得好好介紹一下華特惠特曼。

這個惠特曼休息站,位在整個紐澤西通排往南的方向,當地叫做『櫻桃丘』,很靠近費城,晚年中風後的惠特曼(圖二),就住在附近的Camden,每次棒爸即將開完長長的紐澤西通排,準備進到德拉瓦州之前,總喜歡在這個休息站停一下,喝杯咖啡(圖三),除了消除疲勞,最重要的是,惠特曼的詩,實在很令棒爸喜歡。

剛開始認識惠特曼,是源自於大學時代,讀Harold Bloom的『西方正典』。Bloom認為,美國開國以來,真正第一次高舉起自己的文學大纛,就屬惠特曼在一八五〇年代,自費出版的詩作,『草葉集』。惠特曼出身低微,出版『草葉集』之前,沒沒無聞,做過印刷廠的學徒和助手,也當過學校老師,最後涉足新聞業,成為編輯和作家。自己花錢印了不到一千份的第一版『草葉集』,連他的弟弟都覺得,不值得一讀,沒想到,後來經過愛默生和梭羅的讚揚,『草葉集』總算得到了文壇的注目,乃至於,最後成為新大陸文學最重要的第一頁。棒爸還記得第一次讀『草葉集』的感覺,他那清新,簡單,平易近人的風格,其實很容易讓讀者體會到他文字的力量,以及詩人胸臆之間,沛然的生命力。雖然這篇文章的主題是紐澤西州的休息站,但棒爸覺得介紹惠特曼的詩,反而是更重要的一件事。

可以這麼形容,如果您喜歡『六祖壇經』的直指人心,覺得它像看顧塵心的好老師,那『草業集』,就像永遠陽光無敵,帶頭鼓舞的班長,打躲避球的時候,不會霸著球不傳,需要迎頭趕上的時候,這班長可以幫大家穩穩地得分。初初來到美國,『草葉集』裡的『我之歌』(Song of Myself),就是惠特曼送給我們台灣留學生的禮物!(圖四,Youtube連結)

最後,看過羅賓威廉斯主演的『春風化雨』嗎(圖五,Youtube連結)?學生為了聲援老師羅賓威廉斯,一個一個造反站到書桌上的那一幕,嘴裡喊的『O Captain! My Captain!』,就是惠特曼在林肯遭到暗殺後的心痛之作,最後也被收錄到『草葉集』。

下次經過紐澤西通排的惠特曼休息站,不妨也停下來,感受一下惠特曼的能量吧!

2011年10月30日 星期日

老闆的電子郵件王國 和 棒爸的電子郵件小村莊

棒爸上回提到Akhilesh(指導教授,圖中背對鏡頭格子襯衫的人)處理他自己電子郵件系統的方式,常常讓第一次看到的人,瞠目結舌,應該藉這個機會,好好介紹一下。

Akhilesh在霍普金斯醫學院經營一個十來人的實驗室,同時也是印度班加洛爾(Bangalore)醫學資訊學研究所的主持人,事情很多,不過他沒有秘書,更絕的是,他沒有手機,怎麼可能沒有手機,沒錯,就是沒有手機,棒爸偶而在實驗室會接到師母找Akhilesh的電話,Akhilesh也說,他不想讓手機毀了他的生活,所以,他和這個世界聯絡的方式,除了他辦公室裡的電話,就是他桌上型電腦裡的電子郵件系統。

Akhilesh雖然相當推崇賈伯斯(就棒爸的觀察,他的行事風格,像極賈伯斯),不過賈伯斯最大的失敗,就是沒讓Akhilesh喜歡上蘋果電腦。所以,Akhilesh用的是微軟的Windows系統,而他用的電子郵件系統,是 Eudora 7。

說到Eudora,還真是個傳奇的軟體,自從一九九〇年代被開發出來之後,Eudora一直就深受許多重度電子郵件使用者的喜愛,雖然發展Eudora的Qualcomm公司從2008年左右,就宣佈停止Eudora的開發,把Eudora的名字和部分功能,搬到Mozilla的Thunderbird上去,改弦易撤,叫做Eudora OSE,但事實上,從此之後,Eudora就再也不是Eudora了。縱然傳統Eudora有多麼強大,但一來棒爸沒在用,二來網路上已有很多介紹的文章,在此棒爸就不野人獻曝,而是把重點放在Akhilesh怎麼操使著他的Eudora王國。

Akhilesh的電子郵件檔案,存有超過十年的信件,他可以隨時把十幾年來任何一封電子郵件,用Eudora很強的搜尋功能找出來。有一次,棒爸談到需要某個貴重儀器,Akhilesh突然想到他在五年前結識的某位教授,就是從事該方面的研究,於是拖著棒爸到他辦公室,氣定神閒坐下來,從他那電腦桌面上,開了至少超過二十個信箱的Eudora當中,叫出搜尋功能,鍵入該教授的名字,不出半分鐘,他便找出多年前的電子郵件,從當年彼此往來對話停住的地方,再重啓對話,就像辜汪會談停了幾年後,江陳會談又繼續從原來的地方接下去一樣,交代數句之後,再導入要借儀器的主題。上個月,為了幫棒爸找好朋友 Civin 教授寫推薦函,Akhilesh還是一樣,Eudora搜尋功能叫出來,找出這兩年來和 Civin 教授所有的往來信件,再讀一遍,他說,關心朋友最直接的方式,就是隨時可以把彼此當年相處的時空背景還原回來,他靠的就是傳統版的Eudora。

另外,Akhilesh每個週末,通常是週日晚上,都會把他整個星期的電子郵件回顧一遍,為什麼棒爸知道,因為棒爸已經有好幾次,在週末收到Akhilesh的來信,把一些週一到週五他無暇處理消化,卻又必須處理的事務,轉知給棒爸或實驗室其他人。

第三,Akhilesh又特別講究什麼時候應該用副本(C.C.),什麼時候要用密件副本(B.C.C.),為了統治他的實驗室和遠在印度的研究所,關於電子郵件,Akhilesh最常強調的是,記得CC給他,大事小事都一樣,萬一有什麼事情發生,他常說,為什麼沒有CC給他(事實上,可能有CC給他);這可能是他的飛行員性格吧,儀表板上大大小小的指標都非得掌握不可,而Eudora的功能,正好符合他這方面的需求。可惜的是,蘋果電腦自從OS 10.7 Lion問世之後,再也不支援傳統Eudora的使用,許多Eudora迷索性不升級到10.7,不然就是揮淚投向其他軟體。

雖然傳統的Eudora那麼強大,讓Akhilesh操持起來,虎虎生風,不過,棒爸也不甘示弱。棒爸從使用OS 10.5 Leopard的時候開始,就習慣用蘋果自己的電子郵件軟體 Mail,搭配上另外三個外掛的小軟體 MailSteward,MailTags,和Mail Act-On,倒也覺得得心應手。其中,Mailsteward主要是負責幫Mail進行歸檔備份的工作,搜尋的功能,可以做到比Gmail還細膩,另一方面,MailSteward也可以讓使用者自行編寫SQL語言,讓使用者可以自行編寫相當客制化的指令,這應該是Gmail,Thunderbird,和Outlook望塵莫及的。至於 MailTags,讓使用者對每封信加標籤,附上對應的顏色,還可以在每封信上做筆記,記下重要事項,同時和也和行事曆 iCal 整合得不錯,不過這些功能Gmail,Thunderbird,和Outlook應該都還做得到。至於 Mail Act-On 也有很巧妙的設計,利用和MailTags之間的搭配,它可以讓使用者對郵件作動態設定,例如,看到有一封來信很重要,在一定時間內得回,可是卻還沒想到該怎麼回,所以無法存到『草稿』區,只要使用者幫這來信標上『待回』的標籤(標籤名字自取),就可以先把信件存放在另一個自訂的P信箱中,等到有時間,再直接到P信箱中,開信回,這樣的功能在信件一多的時候,就很實用,重要的信不會被淹沒在收件匣中;另一個很實用的功能是,寫了信給對方,而且要追蹤對方是否有回信的時候,可以利用Mail Act-On 作動態設定,把這封對方還沒回的信,自動存在另一個自訂的Q信箱中,而不是籠統地被淹沒在寄件匣中,隨時就可以很輕鬆的知道,有那些信是還在等待對方的回音,一旦對方回信,因為設定的關係,這封當初由使用者寄出的信,就會自動離開Q信箱,歸檔回到寄件匣裡去。同樣地,當信件量不大或是使用者時間太多的時候,這些功能都可有可無,但信件量一多,或是使用者時間寶貴的時候,這些功能就是寶貝。

當初因為棒爸不夠小心,Gmail裡2009年之前所有的信,通通都丟掉了,現在棒爸希望透過Mail,MailTags,Mail Act-On,以及MailSteward,希望可以讓現在經營的電子郵件小村莊,不斷茁壯,有朝一日,讓Akhilesh自豪不已的Eudora王國,刮目相看。

2011年10月25日 星期二

論文委員會誕生

通過資格考後的棒爸,除了加把勁作實驗,寫論文之外,另一件要事,就是要找四位教授,組成論文委員會,棒爸的指導教授 Akhilesh Pandey 是當然成員,至於另外三位老師,經過深思熟慮,棒爸決定分別找基礎和臨床的幹細胞專家,一位是Linzhao Cheng,另一位是William Matsui,最後一個成員,接受Akhilesh的建議,找霍普金斯專門作臨床試驗的血液科教授 Judy Karp 。

找論文委員會的教授,也是有許多不同的點要考慮。首先,考慮這些教授,是否能對博士生提供實質的幫助,不論是對於實驗的設計與方向,或是實驗所需的材料,最好都能有所支援;再者,必須找那些『找得到人』的老師,常常名牌教授很難找出時間參加論文會議。當然了,因為論文委員會的老師,往往都是日後幫忙寫推薦函的人,所以能夠找到對日後發展,生涯規劃上可以幫得上忙的人,也是一個絕對要考慮的因素。

基於這些考量,棒爸把這些第一志願的名單給Akhilesh看後,出乎意料,Akhilesh照單全收。下一步就是寫信詢問這些老師的意願。像這種寫信給合作者,或是寫給其他論文委員會同儕的信,Akhilesh的習慣就是,他先要學生把自己當作是他,擬個草稿,再把學生找來,坐在他旁邊,一起來改草稿,順便解說信該怎麼寫,和合作者通信,心裡應該怎麼設想對方的意見,然後,再很得意的秀一下,他怎麼經營自己的電子郵件系統,看過的人,往往會瞠目結舌(這是實驗室裡很多人的感想,不過不是這篇文章的重點,擇日再談)。就在這個星期日晚上,棒爸把草稿寫好,再和Akhilesh進他辦公室,改了四十分鐘,分送出去後,Cheng 和 Matsui 都在不到十分鐘的時間內,回信答應,Karp則是在隔天星期一早上,回信同意。至此,算是把組織論文委員會的工作完成,就等十二月底前召開第一次論文會議了。

2011年10月23日 星期日

那裡學『有點正式,又不會太正式』的英文



什麼時候需要『有點正式,又不會太正式』的英文?一般說來,只要不是太嚴肅的場合,聽眾五十個人以內,所謂『有點正式,又不會太正式』的英文,其實都派得上用場,例如實驗室會議的報告,書報討論會的主持,甚或是小型的演講等等。這種『有點正式,又不會太正式』的英文,沒有教科書寫,就算人與人經驗傳承,也不見得馬上可以模仿得來。

除了原本就是容納許多精彩演講的TED網站之外,棒爸發現另一個好的地方;那就是各類雜誌裡,『主編的話』(Editor's Note)這個部分。尤其是比較貼近生活或是比較有在地性質的雜誌,例如WebMD,Urbanite等,通常『主編的話』的用字遣詞比較接近口語,但又不會完全像寫作英文那麼拘謹,很多句型或是用字,都適合學來用,也可以讓以英文為母語的聽眾,覺得比較生動。

反倒是大雜誌,Economist,TIME,National Geographics等等,不是沒有『主編的話』,就是比較偏寫作英文,而不是口語英文,並不適合直接用來作為模仿使用。

圖一,棒蘇菲去年感恩節在巴爾地摩台灣婦女會發表演說的樣子;圖二,棒媽在熙媛阿姨家演奏中提琴前的解說;圖三,棒爸在巴爾地摩台灣婦女會談醫療常識。

2011年10月12日 星期三

追求理性的熱情_休謨寫,貝多芬彈



星期六的下午,棒爸走在前往霍普金斯校總圖的路上,聽著Melvyn Bragg主持的『我們的時代』,討論『大衛休謨』(David Hume),靈光一現,突然幫十四年的情感,找到出口,容棒爸道來。

大衛休謨雖然是十八世紀的英國哲學家,以懷疑論和經驗主義聞名,但他的觀點其實連二十世紀的愛因斯坦也受到影響,棒爸在這裡長篇大論說懷疑論,恐怕不適合,只能簡單的說,休謨可以說是現代科學論證的土地公。這裡要說的,不是休謨的這兩項哲學主張,而是聽了節目之後纔知道,休謨對於理性(reasoning)和熱情(passion)的觀點也很有趣。

有別於傳統的理性熱情二元論,在休謨的名著『人類本性之專論 (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)』裡他提到,大家可能都有這樣的經驗,往往行為實踐,不聽理智的話;因此,與其說人類的行為由『理性』和『熱情』兩方拉鋸,倒不如承認,慾望和熱情是人類行為唯一的動力,而人類所需要的,是實踐理性的熱情!

聽到這裡,棒爸除了更佩服休謨的洞察力,還讓棒爸喜歡的一段音樂,找到它在歷史上,不同領域(interdisciplinary)的呼應。這段音樂就是貝多芬第三十二號鋼琴奏鳴曲(作品編號111)的第二樂章。建議讀者,可以撥出安靜的十五到二十分鐘,專注地欣賞上面提供的演奏。

這個樂章,總共約15到20分鐘,由連番變奏組成,貝多芬旋律變化幅度很大,在這個有限的框架下,需要將豐富的情感不著痕跡地融化進去,已屬難能;再加上隨著變奏地進行,曲中意境不斷流轉,漸逼高超,如果巴哈那常常帶有宗教色彩的風格,可比為哥德式的尖塔,這首毋寧可說是脫離神學,形而上進入哲學的世界,彷彿是神奇的丹頂鶴,先是作別山頂繚繞的浮雲,越過旖麗的晚霞,最後進入無人可達的星空。一曲聽完,恰似已走過人生好幾回。鋼琴家布蘭德爾形容這個樂章:『傳達一種昇華淨化的經驗』,『在所有的鋼琴曲目當 中,可能再也找不到其他作品,像這個樂章,在距離雙手如此近的地方,可以讓如此神秘的經驗存在著』。說得真是太好,如果您聽到愈後面,這種感覺會愈強烈; 不過雖然強烈,奇特的是,貝多芬為此創造出來的氛圍,卻又能以一種很『稀薄』的方式存在;就像但丁在神曲天堂篇裡描述的,那稀薄的存在,有如玻璃裡映出來 的人影,但真實存在著。哇,棒爸窮盡筆墨,都無法達到那意境的千萬之一。

棒爸永遠不會忘記第一次聽到這首曲子的情景:十四年前,住在台大醫學院南二舍的803室,週末午後,埋首苦讀的空檔,把書架上,還沒完全聽完的許納貝爾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CD,隨機拿出一片來聽,帶著耳機,沒想到聽著聽著,就趴在桌上沈沈睡去,就在半夢半醒之間,聽到耳機裡傳來的旋律,令棒爸懷疑,是不是自己正在雲端,悠然地穿梭飛翔,遠遠地看著人世萬物,但明明是隔著千萬里,卻又為了那地上的一切,盪氣迴腸,衣袖飄振!好不容易醒來,一看CD封面,原來就是貝多芬最後一首鋼琴奏鳴曲的最後一個樂章。

以下的Youtube連結,是棒爸心目中幾個代表性的詮釋:
布蘭德爾 這是布蘭德爾大約在退休前十年,日本的現場演出,是棒爸最喜歡的完美詮釋。棒爸三十歲之後,覺得布蘭德爾的貝多芬最讚,就像是張三豐打太極拳,雖然以太極拳力抗強敵時,不免還是汗濕衣袍,但那人拳合一,不忮不求,但變化萬千的境界,啊,太高了。
波里尼 棒爸二十幾歲的時候,很喜歡青年和中年時期的波里尼,彈起貝多芬,好像張無忌,而且把那種追求理性的熱情,完全體現在鋼琴演奏上。其實波里尼往往是以熱情追求理性最傳神的人選,因為他詮釋音樂的時候,彈性速度用得很保守,不常使用額外的速度變化來表達感情,所以可以說是用非常理性的格局呈現作品,但他在這樣的格局下,灌注撼人的熱情,所以棒媽常常說,波里尼,彈得太熱情,聽了會著火。
李希特(第八分鐘開始)這是1963年在萊比錫的現場演出;李希特,演出曲目之廣,叫人瞠目結舌;關於這位冷戰時期來自蘇聯的鋼琴魔法師,許多樂評都會提出的一點,就是他的詮釋有一種催眠的魔力,雖然有時候對照起樂譜,會有些微出入,但跟著他演奏的樂符,很容易被他說服。
米開朗傑利 (第九分三十秒開始)棒爸和棒媽在普羅旺斯蜜月旅行的時候,在艾克斯這個大學城的一家唱片行,買的唯一一張CD,就是米開朗傑利的版本。這位同時具有飛行員身份的神祕鋼琴家,彈起這首曲子,速度飄忽,出奇得彈性,很適合在蜜月旅行聽。
席夫 棒媽最喜歡的鋼琴家之一,大師班教學教這首曲子的實況。
阿勞 智利的傳奇,柏林的驕傲,和齊馬曼在二十世紀的歷史上互相輝映。
塞爾金 八十四歲的現場演出,難免顯出老態,但塞爾金壯年時期,灌錄的貝多芬奏鳴曲,詮釋的神妙之處,在棒爸心中,恐怕只有布蘭德爾可以比擬。
小插曲,有趣的是,布蘭德爾,波里尼,米開朗傑利,三個人的生日都是同一天,明年棒爸再幫他們一起慶祝。

2011年9月21日 星期三

『異形綁架地球人』腦力激盪的解答_一種領袖觀的揭示



時值921紀念日,棒爸來公佈一個星期前腦力激盪的答案。讀者如果還沒看過上星期那篇(可以點這個連結去看),可汗學院的腦力激盪,會不知道這篇文章的來龍去脈。

有些人第一個念頭是,從第十個人開始,應該喊出前面第九人帽子的顏色,或是前面第幾個人帽子的顏色,這是行不通的。每個在前面的人,想要讓後面的人來餵答 案,無法拯救最多的人。在解這個問題的時候,棒爸和Praveen很快就瞭解到,如果前面的人要靠後面先說的人來餵答案,一定會遭遇到一個窘境,那就是他 明明知道自己帽子的顏色,卻必須無私的喊出站在他前面的人的顏色,這考驗人性,就算這樣完全無私,也救不了最多的人。人類的可貴,就在於每個人都有腦筋可以動,異形就是要讓人類了解,自己不動腦解決問題,光靠別人餵答案,不行,死路一條;而且無私地講別人帽子的顏色,即使和自己帽子顏色不同,固然情操可 貴,但在很多情況下,只會增加犧牲的人,結果救到的人數,和每個人隨機講自己帽子的顏色,所救到的人數,差不了太多。

所以,要救到九個人(含)以上,棒爸體會到只有一個模式行得通:這十個人,只有一個人可以隨機講顏色,也就是抱著犧牲的心態,而其他九個人必須可以因為這個犧牲,分別各自精確地知道自己帽子的顏色,說出自己帽子的顏色,才有可能九個人都講對。

答案是這樣的。第十個人看到前面九個人,如果帶綠色帽子的數目是奇數,就喊綠色,若是偶數,就喊紫色;既然沒人可以看到第十個人帽子的顏色,由她/他來做犧牲是最合理的;而從第九個人開始,就純粹根據判斷和簡單計算,來說自己頭上的顏色。讓我們隨機假設這十個人帽子的顏色是 12 3 45 6 7 89 10。第十個人看到前面有奇數頂綠色帽子,根據約定,喊出綠色,因為和自己的顏色不同,犧牲掉了。第九個人,聽到第十個人說的,知道含自己在內,總共有奇數頂綠色帽子,而自己卻只看到偶數頂綠色帽子,所以第九人很自然知道自己是戴綠色帽子,喊綠色,獲救。第八個人,聽到第十個人說,第一到第九人有奇數頂綠色帽子,而第九個人是綠色帽子,所以第九個人看到的是偶數頂綠色帽子,但第八人看到的又是奇數頂綠色帽子,所以第八人自然也是綠色帽子...依此類推,根據自己身後的人所見和自己所見的差異,每個人都可以推出自己帽子的顏色。這套方法,不論有幾頂綠色,幾頂紫色帽子,如何排列,都適用。

在這個遊戲中,視野最廣,知道最多帽子顏色的人,就是第十個人,也是最關鍵,影響力最大的一個人,換句話說,她/他就是領袖。在這個攸關整體生存的危機中, 很發人深省地,領袖是唯一『必須』做犧牲的那個人,她/他無法考慮到自己,也沒人可以知道她/他帽子的顏色,但她/他喊出來的話,卻影響著所有求生存的 人,她/他不做『有價值』的犧牲,整個團體的最佳利益就會分崩離析。相反地,那個面對著牆壁,誰的顏色也看不到的第一個人,必須藉著仔細聽後面每個人的宣 告,最終來判斷自己帽子的顏色,這就是像團體中的最基層,最下游,但對整個團體來說,重要性還是一樣,因為如果沒有第一個人帽子的顏色,後面的人就無法判 斷自己帽子的顏色。

圖片解說。圖一是林肯的帽子,也就是這篇文章裡第十個人的帽子。圖二,費城獨立廳外,美國海軍之父,John Barry的銅像。

2011年9月18日 星期日

In Our Time 我們的時代 - 棒爸心目中的BBC王牌節目


這是BBC第四台的明星節目之一,由Melvyn Bragg主持,也是棒爸六年來最喜歡的BBC廣播節目,六年來沒有間斷,都會把這個節目的Podcast(廣播內容)下載到iPod裡,想聽的時候聽,或是睡不著覺的時候聽。最近因為有人問起學英文的事情,讓棒爸想起應該好好介紹一下這個節目。

這位Bragg先生是英國的文化傳播人,每個星期四花40分鐘的時間,針對人類歷史上,甚或是根本沒有人類的宇宙歷史上的重要概念(ideas),和三到四位每個禮拜都不一樣的大學教授群,來個圓桌會議,討論主題可說是和宇宙一樣寬廣,人文科學兼具,讓棒爸最佩服的一點是,討論深度卻又常常考倒這些來賓專家。讓我們來看看究竟主題可以有多廣?

棒爸隨機選了一下這兩年的節目標題,直接翻譯出來,括弧中是棒爸的註解:拳匪(義和團)之亂,太平天國之亂,日本的武士(Samurai),西班牙艦隊,鐵器時代的來臨,現代物理中關於測量的難題,宇宙的年齡,空間中的真空,地球的板塊學說,傳染病的來源,關於鯨魚的歷史,神經系統,基因突變,自由意志,我思故我在,『憂鬱』的解剖學,隨機和假隨機,美麗新世界(赫胥黎的書),波赫士(棒爸的好朋友),回教遜尼派和什葉派的分裂,維也納圍城,羅馬人的嘲諷,英國大憲章,聖彼得堡的建築,婦女投票權運動......坦白說,棒爸聽了六年,還不知道這個節目的極限在那裡,Bragg,恐怖啊!

最早讓棒爸開始想寫部落格的人,是劍橋大學古典學的教授Mary Beard,她在英國泰唔士報寫部落格,叫做A Don's Life。Beard曾在她的部落格提到,到倫敦去參加Bragg主持的In Our Time,讓她既期待,興奮,又緊張,因為如果學者們斤兩不足,可是招架不住Bragg的問題,而能夠被邀請到參加節目,相對地也表示,該名學者在英國的
該領域,是受到肯定的。對於棒爸這種不是在國外受教育長大的人,聽這個節目,練聽力的時候,順便可以吸收所有領域的知識,相當於是劍橋牛津或其它名校的教授和聽眾一起喝下午茶,很過癮。台灣劉寶傑主持的『關鍵時刻』,味道有一點像,但主要是都是幾位名嘴翻資料出來講,深度和廣度還差一大截,不知道美國NPR有沒有這樣水準的廣播節目,也希望有一天台灣可以有這樣的節目。


2011年9月14日 星期三

可汗學院的腦力激盪


星期五晚上九點,百老匯研究大樓五樓的基因醫學研究所,人去樓空,就剩Pandey實驗室裡的三個人;一個老台,就是棒爸,一個老印,叫做Praveen(重音在後面),一個老美,叫做Derese,各自結束一天的工作,棒爸等不到棒媽和棒蘇菲上Skype,Praveen還在分手療傷期,Derese則和他的女朋友電話聊得正起勁,Praveen提議說,他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網站,叫可汗學院(Khan Academy),像是空中大學,裡面有許多高中或大學課程的內容,像是代數,幾何,微積分,三角函數,化學,物理,金融經濟,美國公民,統計學等等,應該是讓高中生準備大學入學考試的教育網站。不過,當中有個小小的類別,條目最少,叫做腦力激盪(Brain Teasers),那不是腦筋急轉彎(Trick questions),不是耍小聰明,或是教人鑽漏洞,而是真的要挑戰你的邏輯和考驗你的洞視力。Praveen發現這個有趣的問題,名為『異形綁架地球人,準備毀壞人類文明』,把棒爸找來一起解。讀者也可以來想一想,大腦作作伸展操:

異形因為戰勝了人類,控制了地球,準備要把人類消滅;但因為異形特別崇尚人類有發達的大腦,以及激賞早期人類所擁有的自我犧牲和共同合作的精神,異形開了一個條件,如果人類可以在24小時內通過這個考驗,異形可以離開地球,讓人類重新打造地球;但若人類無法通過這個考驗,人類就會被消滅。考驗是這樣的,異形把地球上所有的人類分成十等分,每一等分派出一個人代表,所以大概每個六億人會有一名代表,這十個人會被異形帶到一個暗房,每個人頭上會被異形戴上個小帽子,不是綠色,就是紫色,不過那帽緣短,所以自己看不到顏色,然後這十個人被矇著眼睛,帶出暗房,站成一排直線,然後眼罩拿開,第一個人面對牆壁,只能看到牆壁,第二個人只能看到第一個人,第三個人只能看到前面兩個人,就這樣,最後第十個人可以看到前面九個人帽子的顏色,不過沒人看到第十個人頭上帽子的顏色。然後,從第十個人開始,依序每個人喊出自己頭上帽子的顏色,喊對了,該名代表和他/她所代表的六億人,就可以倖免被流放到外太空當奴隸或是被殺害的命運,喊錯了,六億人的命運就毀了,就這樣,一個接一個,最後是第一個人喊。重點是,這十個人戴的帽子,雖然不是綠色就是紫色,但數目不固定,可能十頂都是紫色,可能有六紫四綠,總之,相當於1024種排列情況都有可能;而且,喊出顏色的時候,只能說『綠色!』或是『紫色!』,不能從語氣或是其他偷雞摸狗的方式彼此暗示,異形很聰明,聽得出來,人類要作弊,就是提早被消滅。這十個人在進暗房之前,會被告知上面這些規則,也會知道自己背後的每個人講對或講錯,有沒有被殺掉,就只是看不到。OK,聰明的異形說,按照以上的規則,已知有一種最佳的策略,可以讓至少這十個人裡面的九個人全部活下來,拯救人類文明,你要不要貢獻一下一己之力?

棒爸和Praveen,在完全沒有提示的情況下,花了將近一小時的時間,透過兩人腦力激盪,以及最後十分鐘因為Derese和女朋友講完電話來插花,解決了這個問題,希望讀者可以花更短的時間,拯救人類文明。答案和這問題背後所代表的意義,棒爸會在下下次發文章的時候公佈,沒錯,忠實的讀者知道,下下次發文章的時間,就是在台灣時間,九月二十一日星期日晚上七點二十分。(棒蘇菲還太小,長大棒爸再教你!)